华北大牛地气田首口示范井顺利完井
近日,华北油气大牛地气田“示范井工程”项目D66-P21井顺利完井,完钻井深4133米,完井周期37.15天,较设计完井周期缩短10.85天,平均机械钻速12.52米/时,刷新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单日进尺最长、完井作业时间最短、太原组水平井完井周期最短等5项纪录。
D66-P21井作为大牛地气田首口示范井,采用前期示范井建设经验,以“五好”目标为牵引,精心谋划、精细运作,强化现场管理运行,高质量开展方案设计论证。通过高标准推进国产化优势技术集成,设计进口复合片异形齿PDC钻头、大扭矩螺杆及四寸大通径钻具组合,推进强化参数提速钻井,优质高效完成示范井目标任务沥青网sinoasphalt.com。
示范井的顺利实施推进了大牛地工区技术、管理的双示范双提升,形成具有华北特色、可复制推广的致密气示范井工程模式,树立示范井新标杆,助力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工程“四提”迈上新台阶,为华北油气分公司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燕山石化装置改造后加工原油硫含量大幅提升
燕山石化炼油厂二蒸馏装置改造后,加工原油的硫含量提升220%。目前,该装置正逐步提高高硫原油掺炼比例,于近日首次开始加工含硫量超1.7%的原油,助力炼油系统提质增效发展。
二蒸馏装置是燕山石化炼油系统第一套常减压蒸馏装置,自1969年投产以来长期加工硫含量0.5%以内的原油。为提升装置能力,燕山石化于2022年对该装置实施检修改造,完成了常压塔、减压塔、减压汽提塔及10台换热器等重要设备的材质升级,使该装置具备了加工高硫原油的条件,旧装置焕发新活力。
为进一步控制中间物料库存,降低原油采购成本,燕山石化根据当前炼油系统原油整体资源配置和装置运行情况,充分发挥二蒸馏装置潜能,首次安排该装置加工含硫量超1.7%的原油。
为确保二蒸馏装置首次加工含硫原油过程安全稳定,炼油厂制定完善的生产方案,做好加工含硫原油后的风险识别,合理调整各装置生产负荷,确保炼油系统平衡稳定;二蒸馏装置提前调整电脱盐界位,进油后强化监控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三个塔顶含硫污水pH酸碱度,及时优化注剂量,加强油品巡检放样检查,增加产品分析频次,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1@qq.com,客服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