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高温稳定性
本文对各组超薄沥青磨耗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取动稳定度为评价指标,所得结果如图 1 所示。由图 1 可知,SMA 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断级配条件下高温稳定性随改性沥青黏度提升而逐渐提升;采用半开级配的 NC 组沥青混合料试件动稳定度随改性沥青黏度提升而逐渐降低;采用开级配的 OGFC 沥青混合料试件动稳定度随改性沥青黏度提升而出现一定变化,但幅度极小[8-9]。

2. 2 低温稳定性
本文对各组超薄沥青磨耗层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取抗弯拉强度和精度模量共同作为评价指标,所得结果如表 6 所示。

由图 2 可知,无论从劲度模量还是抗弯拉强度角度分析,NC和 OGFC 组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随改性沥青黏度提升而表现出近似线性提升的发展趋势,而 SMA 组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前期有所下降,但后期快速回升。 不同级配条件下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差异明显,其中 SMA 级配下沥青混合料精度模量平均值为 2 162 MPa,NC 沥青混合料精度模量平均值为 1 752 MPa,OGFC 组精度模量平均值仅有 852 MPa。
2. 3 水稳定性
本文对各组超薄沥青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取残留稳定度为评价指标,所得结果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知,三种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均随改性沥青黏度提升而逐渐提升,这一关系近似正相关。 其中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组具有相对较高的残留稳定度,制备所得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具有相对更强的水稳定性。 不同级配下制备所得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SMA 组残留稳定度平均值约为 92% ,NC 组残留稳定度平均约 91. 3% ,OGFC 组平均残留稳定度最低,仅有 88. 5% 。
2. 4 抗滑性能
对各组超薄沥青磨耗层沥青混合料高抗滑性能进行分析,并取构造深度为评价指标,所得结果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知,三种沥青混合料均随改性沥青黏度提升而表现出抗滑性能前期增加后期降低的发展趋势,其中 SBS 改性沥青制备所得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构造深度最大值相对更高,抗滑性能更好,OGFC 其次,构造深度最大值约为 2. 28 mm,NC 最次,构造深度最大值仅有 1. 61 mm。 不同级配下制备所得沥青混合料构造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OFGC 组试件平均构造深度2. 12 mm,抗滑性能最佳,NC 组试件平均构造深度 1. 48 mm,SMA组试件抗滑性能最差,构造深度平均值仅有 1. 29 mm。